2023年3月29日,第四届创意2030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此论坛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办,并得到了北京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中心的有力支持。来自10个国家的150余位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分享探讨数智科幻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文科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议包括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和英国等国的嘉宾热情参加,构成了广泛而多元的国际交流平台,包括北京、澳门、上海、重庆和其他近20个城市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均踊跃参与。
在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通过视频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期待与重视。他指出,创意与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数字时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的条件。他强调,面对数智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应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科幻及其他新兴领域,以鼓励创新的不断迸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本次论坛恰逢《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周年,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该公约以来,已经有多个国家去参加了,中国也是在2006年批准该公约的重要成员。夏泽翰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技术在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随后举办的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环节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主持了讨论,探讨了数字时代下文化产业的新变化,特别是科幻与其他文化科技新业态的结合。近年来,北京市已有近800家科幻企业落户,相关产业的总营收震撼达到480亿元,展现出文化科技融合带来的强大动力和新的增长空间。
在论坛上,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亚太区总干事卡洛琳娜·昆塔娜发表了题为“开拓市场的新路径:创意经济数字化”的演讲,并通过全球娱乐与媒体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强调了加强城市间信息、服务与活动互通以开发联合项目及投资的重要性。
而来自中国移动咪咕新空的董事长廖智勇则分享了在“元启未来幻彩文化”的探索中,如何利用AI与元宇宙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强调构建国际技术标准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中心艺术节与展览部总经理维罗妮卡·利布尔也带来了有关“艺术、科技与社会”的思考,结合城市的发展经历分享了林茨怎么来实现从“钢铁之城”到“数字艺术之都”的华丽转变。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院长刘梦雅在本次论坛中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影融合创新来推动文化传承和技术转型的未来。而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李诚则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创意产业中激发新活力的多种可能,展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
与会专家们还在圆桌对话中针对前沿数字技术对文化新业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国际各方对未来数字空间发展趋势的各种见解。这些热烈的讨论展示了数智科幻赋能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拓宽了与会人员的视野。
论坛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还发布了“数字环境下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示范案例”。这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展示20项有代表性的文化科技领域的典型案例,涵盖了人工智能、扩展显示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表达了新技术如何在文化领域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生动范例。
在论坛结束时,来自林茨、Culturespaces集团等国的代表和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的各方人士进行了座谈,深化了国际文化科技项目合作的可能性,并在相关产业园区中开展了走访考察,展示了国际文化科技领域的合作意愿。
综上所述,第四届创意2030国际论坛不仅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更是为推动创意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如何将新兴科技与民间传统文化相融合,将是未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